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八十章 全面军备竞赛(2 / 2)


问题是,杜奇戚已经不是个单纯的军人了。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参与洛布林夫人与兰德斯的斗争。

事实上,杜奇威一直认为洛布林夫人的观点对美国更加有利。

虽然洛布林夫尸没有否认美国与共和国正在打冷战的客观事实,但是从一开始。她就坚持认为,共和国不是前苏联,美国没有理由用对付前苏联的办法来对付共和国。更加重要的是,共和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事实上也领先于美国。在总体局势不利的情况下,美国更不应该盲目的跟共和国展开全面军备竞赛,甚至不应该进行全面科技竞赛。数十年来,在民主党总统的主导下,美国一直在回避共和国的挑战,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在某些重要领域保持领先,而不是在所有领域都保持领先,为美国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问题是,洛布林夫人不可能提到民主党总统。毕竟现在是共和党执政。更让洛布林夫人头痛的是,她还不能直接反对加大军事投入,毕竟这是与共和党的衣食父母作对。如果洛布林夫人真像民主党总统那样,恐怕她连国务卿的位置都保不住。

正是如此。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争论中,洛布林夫人连防御的机会都没有。

会议结束前。在洛布林夫人没有反对的情况下。由兰德斯的国家安全顾问提议。通过了一项针对美国国防建设的临时性法案,其中两点最为关键,一是尽全力支持土耳其等美国盟国度过难关,二是在颍打手 财年度将正常国防预算提高强,并且在今后的3个财年内陆续将国防预算增加到年度的互次。因为这个提议得到了包括两党国会领袖、两院领袖与几个主要委员会主席的支持与认可,所以获得国会支持已成定居,缺的只是让该法案正式生效了。

对杜奇威来说。这不见得是坏事。

虽然在这份非常关键的临时性法案中没有明确一定要帮助土耳其等盟国打赢战争。但是在该法案得到国会支持之后,杜奇威面临的几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别的不说,只要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划拨战争经费,五角大楼就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采购军火,加大前线投入,让杜奇威不再需要为兵力问题犯愁。

只是,作为一名政治家,杜奇威非常清楚,这份法案将美国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从纯政治角度看,这份在后来被称为“军备法案”的临时性法案,从根本上确认了美国与共和国的冷战关系,正式将美国推上了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一然以历吏层面看,两个齿级大国间的冷战关系凡经存在了愧刁”且迟早会展开全面军备竞赛,但是在此之前,美国历届民主党政府都在努力避免与共和国进行全面军备竞赛,因为之前几位总统都知道,美国还不具备与共和国进行全面军备竞赛的条件。别的不说,布兰迪诺积极推动美国参加全面核裁军行动,并且竭尽全力让美国国会批准了《伦敦条约》,就是想借此避免与共和国爆发全面军备竞赛。对美国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在此之前的力年,共和国需要集中力量弥补国家综合实力中的短板,比如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与政治制度。因此也没有能力与美国进行全面军备竞赛。随着共和国在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超过美国、构筑起全球规模最大的“橄榄型”社会、政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等,共和国当局终于在一个最恰当的时候,向美国发出了全面挑战的信号。

美国总统与国务卿争论的焦点就是美具要不要应战。

作为军人,杜奇威不会退缩。可是作为政治家,他非常清楚。美国必须退缩。

如果能够通过军备竞赛击败共和国,美国就不会在之前的力年中输掉那么多的地区性战集。丢掉那么多的盟国。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在杜奇威看来,美国还得忍刀年,等到电力革命结束,再迎接共和国的挑战。

问题是,杜奇威现在只是草人,不是政治家,至少不是说得上话的政治家。

对于美国当局的决定,杜奇威只能接受。

白宫的会议结束后不到刃分钟,以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纳兄弟公司先后并够了包括昭在内的多家电视台为首的美国新闻媒体就开始大肆报道共和国国防部公布的消息,宣称共和国已经控制了军事领域的制高点,共和再天军的空天战斗机随时有可能出现在美国民众的头顶上方,投下足以毁灭整座城市的特种炸弹。说得形象一点,在这些美国新闻媒体的宣传下。仿佛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不得不承认,美国新闻媒体的反应太快了。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破绽,但是没有任何人指出来,包括一直与美国新闻媒体唱对台戏的半岛电视台都没有趁机发难。

美国新闻媒体大肆渲染冷战氛围的时候,共和国国防部已经公布了更多的新闻。

按照共和国国防部公布的消息,在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先后宣布加入解放库尔德人的军事行动之后,共和国的作战部队将进驻这三斤。国家。而在共和国国防部公布的第一天的前几轮空中打击行动中,轰炸的成功率在慨以上,仅仅群仑高强度轰炸就摧毁了上千个重要目标。可以说,在短短数个小时之内,除了没有对与美国海军航空兵的空战做详细说明之外,共和国国防部几乎公布了所有作战行动的详细情况。虽然同时公布这么多信息,让报道变得没有重点,但是明白就里的人都知道,共和国国防部“爆炸式”的发布消息,不是为了新闻报道,而是在向美国当局传达某种信息,即不管美国会不会应战,共和国都将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换句话说,美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采取主动行动,在这场关系到两个超级大国旧多亿人的对抗中迎接共和国的全面挑战。

正是如此,当天晚些时候,欧洲的新闻媒体就发出“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警告。

直到这个时候,一些人才看出了门道。

共和国当局并没有加剧冷战局势的意图,更不会与美国打一场世界大战,而是想借此机会让蠢蠢欲动的欧州国家呆在战场外面,别为土耳其火中取栗。

事实上,就在共和国国防部公布第一条消息后不久,荷兰与比利时的议会就否决了出兵帮助北约盟国土耳其抵抗进攻的决议,仅仅决定召回驻共和国、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的外交人员,与这4个国家暂时断绝外交关系,并且警告本国国民,在战争结束之前,不要前往战区以及交战国。虽然在否决出兵提案的时候,荷兰与比利时议会提出的理由都是土耳其当局涉嫌反人类罪,但是欧洲的新闻媒体一致认为,这两个北约成员国在关键时刻到戈,摆明了不想与共和国为敌。

有人开了先河,后面的就好办得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之内。除了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一项为土耳其提供有限军事援助的法案之外,其他欧洲国家均表示不会出兵、也不会为土耳其提供军事援助,最多只是与共和国暂时断绝外交关系,而法德意等主要国家仅仅把与共和国的外交关系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并没召回外交

员。

当然,在绝大部分欧洲国家早就铁了心不会援助土耳其的情况下,发生在羽日的事情最多让这些国家表明态度,对战局没有任何影响。

真正能够影响到战局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迟迟没有向美国让步的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