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三十四 再收弟子(2 / 2)


不出意外,叫李世民的少年郎,微微一愣,然后大礼跪拜在地:“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世民三拜!”

南陵张子迟,这五个字,在如今的关中,多少也算有些文名了。

尽管,那些张恒的敌视者不愿意承认,尽管,长安城的权贵子弟,施展无视大法,装作没有看见过。

但是,确确实实的,张恒的名字在民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号召力。

至少一点,大家都知道,关中出了个才子叫张恒张子迟,写的文章连天子都赞誉。

而在民间,汉室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连最高权威天子都赞誉了,那么老百姓当然会认为绝对没错。

“呵呵…………”张恒笑了起来,这个结果,并不出他的意外。

在这个时代,稍微有点名气的文人,开口收一个寒门子弟为学生,几乎都不会遇到拒绝。

因为,责任跟义务是相对的。

师生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收下一个弟子,就意味着要对那个弟子负起责任来。

“入我门下,当持君子之德,行内圣外王之事,否则,冉求可以为鉴!”张恒正色道。

冉求,是孔子门徒之一,但同时,他也是门徒中唯一一个被孔子亲自除名的杯具。

孔子曾经公开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一句话让冉求死了N年了,至今仍然被人鞭尸,被列为天下背信弃义,欺师灭祖的头号奸贼。

“诺!”李世民再一拜:“必不敢违老师之命!”

“善!”张恒让高老七扶起李世民,道:“世民吾徒,即入我门下,自当侍奉为师左右,这样罢,赶紧收拾一下东西,与我回转南陵!”,李世民听了,却面有难色,但师长之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张恒知道他的难事,道:“我知你是孝子,便连令祖母一同与我走罢……”,“可是”李世民垂头道:“弟子家贫,无余钱拜师,更无半钱租房……”

“呵呵,痴儿!”张恒装逼的道:“君子安为五斗米所困”不为也,为师上不缺你那点钱,就先欠着吧,等你将来读书有了成就再还不迟!”

张恒当然不会跟一个暴发户一样”大手一挥说着包揽他跟他的祖母的生活、学习开支了。

虽然,不过是多两张嘴而已。

但是,此时,特别是关中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

一是一,二是二。

许多百姓宁愿去借高利贷,也不愿开口向本族富人求接济。

李世民到底是个少年人,在言辞上如何是张恒的对手?

被张恒七绕八绕”绕晕了脑袋后,就不再坚持了。

事实上,现在,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在跟他聊子一会之后,张恒才知道”原来,他一岁多点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没半年,母亲就改嫁给了他人,他是叔叔李成抚养长大的。

在这样的家境之下”他若再坚持,那就不是聪明人了,反是个榆木脑袋。

李世民将张恒恭敬的请进家里”憨笑一声,道:“老师”弟子家贫,吃不起茶,只能用清水侍奉了!”,说着就给张恒跟高老七都倒上一杯水。

张恒不以为意,他此行的目的,本就不是来吃茶的。

就连收他为弟子,也不过是临时起意。

真正的目的,就是要为下一步让刘彻听话准备。

“世民,来了客人吗?”土屋里的一个小房间中,传来一个老迈的妇人在床榻上的呼唤。

“祖母大人……”,李世民看了看张恒,躬身行礼,道:“老师,请容学生去跟祖母大人禀报一二!”,张恒笑着点点头。

李世民就躬身走向自己祖母的卧室,很快,里面就传来了祖别俩低低的说话声。

没多久,里面就传来了那个老妇人的声音:“张先生,老妇祈求一见!”声音中气十足,跟之前的样子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张恒已经知道,李氏当初是一等一的大富商,这么说来的话,这个老妇人,还可能是什么望族出身的女子也不一定。

于是就起身应道:“长者有名,小子安敢不从!”,就让高老七在门外等着,自己走进了老人的卧室。

一进屋里,张恒就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躺在一张残破的床榻之上,眼窝深陷,皮肤干瘪,但精神抖擞。

“张公子,我听说,你想收我家世民为弟子?”老人一见面就问。

“然!”,张恒点点头:“世民勤奋好学,吾甚爱之!”,“不瞒夫人,小子也是自幼没了双亲,是兄长抚养长大的,见世民之今日,如见昨日小子……”,“哦…………”老人这才释怀的点点头,这样的解释,才过得去,否则的话……以老妇人的见识,这个世界上,无视献殷勤,非奸即盗。

虽然她家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被人窥视的东西。

但正因为如此,她才心中不安,直到现在,她才放心,连忙对李世民道:“,世民,快,跪下来给老师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