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节(1 / 2)





  王彪之带王献之坐下。他动手打开木盒,查看盒子里的情报。

  王彪之在看情报。王献之闲来无事,只好随意的张望。

  看到其中一条情报,王彪之突然出声叫好:“甚好!甚好!”

  王献之好奇的开口问道:“叔父,何事?”

  王彪之把绢布放下,他神色兴奋的望着王献之,激动的说道:“赵王宠爱秦公,有意废太子立秦公为储。赵国太子听闻此事,怒杀了秦公。赵王彻查得知真相后,杀了太子。赵国内乱,我晋国可北上伐赵!”

  王献之拿起那块绢布,仔细浏览绢布上的内容。

  赵王石虎宠爱儿子石韬,有意改立石韬为储君。石韬仗着石虎他的宠爱,修建了一座宫殿,命名为“宣光殿”。太子石宣得知此事,觉得石韬是在故意挑衅他。石宣十分恼怒,于是斩了修建那座宫殿的工匠,并且让人毁了那座宫殿。石韬继续修建宫殿,甚至将横梁加长了十丈。石宣得知后,气愤不已,他与亲信合谋,杀了石韬。

  杀完石韬后,石宣丢下杀人的刀子离开了案发现场。赵王石虎得知心爱的儿子被人害死了,直接气晕过去。一段时日才醒过来。

  王献之觉得石宣这个人或许是个二傻子吧!杀了人还如此猖狂,在石韬的灵堂上不哭反笑,甚至还掀开长布,讥笑石韬的尸体。这不是在告诉所有人,人是他石宣杀的吗!

  赵王石虎自然怀疑起了太子石宣,于是他找了个借口说皇后有病,让石宣进宫探望母亲。石宣被骗入宫后,石虎直接扣住了这个儿子。查清楚真相后,石虎勃然大怒。把石宣关押在刑室里,让人用铁环穿透他的下巴,并拴上了铁锁。取来那把杀了石韬的作案工具,让石宣舔刀子上的血迹。石宣痛苦的嚎叫声,让宫人觉得可怕。

  看到这里,王献之觉得背后有些发凉。

  接着往下看,说有个和尚站出来劝石虎宽恕石宣。石虎没有听,他命人在都城北边堆上柴草。在柴草上面立着横杆,横杆的两端按上了井口取水用的辘轳,然后缠绕着绳子。随后,将石宣带到下面绑着。让石韬生前的亲信,扯着石宣的头发,拽着石宣的舌头,将绳子缠绕在石宣的脖子上,用辘轳绞着石宣。并且还砍断了石宣的手脚,挖他双目,刺穿他的肚肠。最后放火,焚了石宣。

  弄死石宣后,石虎也没有放过石宣的亲信以及他的妻儿。几百人,全都车裂肢解,然后抛尸到漳水河里。并且将石宣居住过的东宫改为养畜生的地方,东宫诸率十多万人,全都被贬谪到凉州!

  看完绢布上的文字,王献之脑子里只有四个字——丧心病狂!

  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呐!

  见王献之神色煞白,明显受了惊吓。王彪之放轻声音,对他说道:“七郎莫怕。”

  王献之轻轻点头。

  王彪之眯着眼睛,不疾不徐的说道:“赵国宗室自相残杀,正是出兵攻打赵国的好时机!必须得立马召集族人做好安排!”

  王献之却开口说道:“不可。”

  王彪之挑眉,他静静地看着王献之:“为何?”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趁他病,要他命。这种事,其一不义,其二众所皆知。其他国家又岂会不抱着这样的心思?”

  “诸国一起起兵,共伐赵国,岂不是更好?”王彪之觉得王献之还是阅历不够。

  王献之反问王彪之:“叔父又怎知,其他国家抱着什么心思?若是到时候只有我晋国出兵,其他国家养精蓄锐,坐看二虎相斗。二虎相斗,哪怕不死,也会大受创伤。倘若别的国家抱着现在这种心思,趁着晋国这只猛虎受伤之时,进攻我晋国。那当如何?”

  王彪之沉默,他目光复杂的端视着王献之。

  王献之继续说道:“再而言之,选将时,朝廷势必会经过一番争斗。叔父笑话赵国宗室内乱,其他国家又何尝不笑话我晋国朝廷内乱?晋国的眼睛在盯着赵国看的时候,殊不知其他国家的眼睛也在盯着晋国!你在算计别人的时候,又怎知有没有第三方第四方在算计你?”

  王彪之的手,抓住了下裳布料。

  沉默了许久,王彪之沉声言道:“七郎所言,甚有道理。不知七郎有何高见?”

  现在,王彪之不敢小瞧王献之了!

  这个孩子,心机深沉,老谋深算,根本不能把王献之当成寻常孩子一样看待!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养精蓄锐。坐看其他国家相斗。”

  “坐收渔翁之利?”

  王献之点头。

  王彪之深思起来,心中开始盘算天下大势。

  见王彪之在沉思,王献之并不出声打扰他。

  王彪之思索了许久,他开口问道:“不知七郎以为,何时才是时机?”

  王献之沉着冷静的告诉王彪之:“等我晋国富强起来,百姓居有所,食有粮,国力强盛,才消耗得起战事!叔父,你看,这几百年来,天下分分合合。赢得了战事又如何,那只是短暂的胜利!国力被消耗弱了,找得到人打仗,却找不到军粮养兵。最后还不是会被其他国家灭掉?只有我晋国国强民富,百姓丰衣足食,才消耗得起战事!”

  王彪之再次沉默。少顷,他点头,缓缓言道:“七郎深谋远虑。”

  王彪之突然觉得,王献之好像不需要栽培了!他的这份心机,胜过了朝堂上一群老臣!

  随后,王彪之提起了卫将军府的事情。

  王彪之选出了几个族人,担任卫将军府的长史与司马,还有从事中郎。

  王献之却告诉王彪之:“叔父,这些人选我已经选好了。多谢叔父关心!”

  王彪之皱着眉头问道:“你选了何人?”

  王献之把那块绢布放到案上,他回答王彪之:“我招揽嘉宾外兄做卫将军府的长史,招揽谢家一位才子做卫将军府的司马,四郎愿意入卫将军府做我的从事中郎。”

  一听王献之竟然把长史跟司马这两个要职给了郗超跟谢家人,王彪之不满的说道:“这两个位置,需要亲信来担任!你应当让四郎为长史,让五郎为司马!至于你那外兄,他不是在征西大将军府做事吗?”

  王献之解释道:“五郎不愿出仕,我不能强求他为我做事。四郎能力不足,担当不起长史一职。我已经与桓大将军商量好了,今后嘉宾随我做事。”

  “大郎呢?还有二郎三郎!你几个兄长,莫非都不愿意出仕?”王彪之面色不悦。他还是觉得要让琅琊王氏的族人来当王献之的亲信最妥当!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大郎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二郎三郎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不能强求几位兄长为我办事。更何况,这几位兄长,才能都不及嘉宾。”

  王彪之:……

  王彪之纳闷了,那个郗超当真有那么好?他不相信。

  “明日让他登门见我。”王彪之打算亲自会一会郗超,看看郗超这个人才能如何,人品如何,可不可信。